【探眼】長治小推車美食,不接受差評!
2019-03-01 來源:長治新聞網 編輯:路璐 |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對于愛吃的人來說
吃,就是人生中最大的樂事之一
大到星級飯店
小到路邊隨處可見的小推車
都少不了吃貨們尋覓美味的蹤影
今天,眼哥就為大家推薦幾款
長治經典的小推車美食
每一種都不輸那些人氣飯店
包你吃過一次就忘不掉
說起臭豆腐
人們總會想到湖南長沙
因為那里的臭豆腐聞名全國
但今天眼哥推薦的這個小攤
卻是咱正宗的長治臭豆腐
和長沙沒有一丁點關系
是的,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攤主翟強是個典型的吃貨
愛吃的同時不忘親自動手研制一番
為了把“長治臭豆腐”做出自己的特色
他可沒少下功夫
光佐料就添加了三十余種
他說,他要立志成為長治本土臭豆腐第一人
我相信,憑他的鉆研勁頭
終有一天會成功
翟家秘制臭豆腐
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
具有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的特點
咀嚼時醬汁順嘴流淌,
配上獨家調制的鮮美湯汁,
令人欲罷不能
吃長治本土臭豆腐
眼哥推薦:翟家秘制臭豆腐!
一輛頗為陳舊的三輪車
一口直徑80厘米的鋁制大鍋
這是西街“老太太羊蹄”的標配
別看攤位不大、陳設簡陋
這里的羊蹄可是老少皆知
攤主是一位叫馬桂蘭的回族阿姨
她從20多歲起便開始經營這個小攤
到現在已經有30余年
羊蹄是回族的傳統美食
每天上午,阿姨先用高壓鍋將羊蹄燒熟
再放到沙鍋里加適量羊湯燉煮
通常煮3—4個小時
再加以獨家調制的高湯配方
羊蹄吃起來那叫一個爽滑、Q彈、
皮白肉嫩、味道鮮美、入口即化
阿姨每天準時出攤3個小時
一鍋羊蹄總是提前賣完
所以想吃就得早點來
不然真有可能吃不到
在長治也能吃到地道的北京烤鴨?
是的,沒錯
這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攤
可是爐坊巷小區居民的“心頭好”
已經成為巷子里的一道特色菜
小攤是一對夫妻在經營
丈夫叫張順,妻子叫鮑文花
為了學習脆皮烤鴨的做法
鮑女士多次前往河北進行考察
2009年,她帶著特制的烤箱回到長治
在爐坊巷支起了小攤
平日里一天能賣30—50只鴨子
遇到節假日
每天能賣出200多只鴨子
鮑女士選用的食材是山東水草鴨
經過果木炭火烤制
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
味道醇厚、外脆里嫩
2014年,鮑女士的小攤又增加了
一道名菜“叫花雞”
叫花雞,又名“煨雞”
是把加工好的雞用泥土和荷葉包裹
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的一道菜
“叫花雞”的色澤棗紅明亮,芳香撲鼻
板酥肉嫩,入口酥爛肥嫩,風味獨特
在眾多的“路邊美食”中
豆腐腦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并不稀奇
但若把普通的食材做出不凡的味道
才更能彰顯廚師的精湛技藝
在眼哥的記憶中
演武巷的張記豆腐腦
就做到了
首先說食材,
張師傅家的豆腐腦
是經過高溫除菌、精細加工過的
絕無添加劑
再說調味
佐料和鹵汁應該是豆腐腦的靈魂了
張師傅的調味也是獨家配方
佐料多達幾十種
花椒末、生姜末、芽菜末、榨菜丁、
芝麻油、生姜、郫縣豆瓣、八角
……
這樣烹制出的豆腐腦
想不好吃都難了
其質地細膩嫩滑,顏如白玉
品嘗時清爽入口,唇齒生香
味道清淡又鮮美
難怪眼哥吃過一次,
就再也忘不掉它的味道
這同樣是一家30多年的老字號
相信橋北附近的食客
對陳師傅家的豬蹄都不會陌生
攤主陳玉生上世紀80年代
就開始在長治做鹵豬蹄了
到如今,生意還這么火爆
說明他家的豬蹄真正經過了時間的檢驗
其口味、質地必是絕佳
陳師傅家的五香鹵豬蹄
采用自家祖傳秘制鹵汁烹制而成,
汁香味濃、油潤化渣
汁水豐厚,五香味型
是集口味、營養、食療于一體的傳統特色小吃
除了有名的鹵豬蹄
陳師傅小推車上的美食品種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變得越來越多
現在包括秘制小龍蝦、泡椒鳳爪、
炒田螺、五香花生米等等小吃
味道同樣不遜豬蹄
不信你來嘗嘗!
說到炒不爛,眼哥要流口水了
這是咱山西特有的一道風味小吃
王師傅家的炒不爛子簡直好吃到爆
其秘訣就在于“鐵板爆炒”
鐵板相較鐵鍋
受熱溫度高、持續時間久
受熱面均勻、還有燒烤的味道
加上不爛子特有的土豆香味
吃起來口感酥軟、外焦里嫩、咸香十足
眼哥吃過以后就認準了,
絕對是咱地道的山西口味
另外,王師傅家的肉夾饃、蛋夾饃
也很好吃,推薦!
王師傅的小推車美食
均以粗糧細做的小吃為主
吃多了重口味的葷菜
您不妨來盤綠色健康的粗糧炒不爛子
或者來一碗小米粥
給身體排排毒、刮刮油
對健康也是極好的
這家雞蛋灌餅是眼哥的最愛
有那么一段時間
眼哥每天早上光顧他家
一份雞蛋灌餅配一杯豆漿
美好的一天就這么開始了
眼哥只是他家眾多粉絲當中的一個
每逢早晚上下班高峰期
這家的攤子就會被圍得水泄不通
老板說,一天賣200份餅都算少了
多的時候,每天賣300到400份
小攤是一對河南籍的夫妻在經營
來長治做雞蛋灌餅已經十多年了
他們用的面、油等各種食材的品質
都是非常好的
甜面醬也是獨家配方
用十幾味中藥材熬制而成
做好的雞蛋灌餅
看上去色澤金黃
吃起來咸香酥脆
是正宗的河南信陽風味
非常適合學生族、上班族
這家也是一檔夫妻店
妻子叫郭雙平,丈夫叫苗小路
經營油條鋪已經十多年
小攤上沒有寫郭雙平的名字
于是,一頂紅色帳篷便成了他們的標志
小攤以煎炸面食為主
油條、菜角、麻花、麻團
全是手工搟面制作而成
油條外酥里嫩、香脆可口
菜角個大、餡料飽滿、口味咸香
他家最有名的要算油炸小麻花了
分咸、甜兩種口味
看上去色澤黃亮,層疊陳列
吃起來香脆可口,入口即碎
郭雙平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節奏快
手工面食這項傳統技藝已瀕臨消失
但他們依然堅持在做
作為烹飪者
用講究的刀工和考究的手感
做出食物給食客
心中的成就感會更大
而且,食物的口感也比機械加工的更好
郭雙平說
這就是她堅持這么多年的原因
眼哥利用工作的閑暇時間
逛吃逛吃了不少街邊美味
但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我大長治的美食豈能一篇概之?
所以,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把你心目中的“最佳小推車美食”
分享給大家!
跨界路上我們身體力行
給你看最想知道的長治
(文:路璐)